剛剛,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了廣東省餐飲行業復工指引,明確了關于餐飲復業復工的各項細則。這消息,對于餐飲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特大喜訊,我們不禁拍手叫好!
官宣了!廣東率先提出餐飲有序有條件復工復業,并編寫了相關的指引文件,指導餐飲業復產復工。
01
按情況有序復工復業
分區分級分措施,避免一刀切
2月20日, 廣東省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對廣東省餐飲業復產復工做了相關指引,并編寫了《廣東省餐飲服務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用于指導餐飲經營單位在疫情期間逐步恢復堂食服務,加強人員管理、經營管理等各項防控措施,保障餐飲服務業復工復產員工安全及公眾用餐安全。
紅餐網(ID:hongcan18)在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東省的餐飲業復工復產將按照分級分區的劃分制定相關措施。
具體《指引》如下
▼▼▼
根據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關于印發的《指引》,明確指出:全省以縣(市、區)為單元劃分防控區,并根據疫情現狀及發展態勢,按照近14天新增報告確診病例數、近14天新增報告本地感染確診病例數、近14天是否發生本地爆發疫情等標準,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共四個等級。各防控區的防控等級由所屬地級以上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每周組織一次評估確定。
《指引》指出,對于具有合法經營資格,具有防護物資儲備能力(如普通級別防護口罩、醫用酒精/消毒水、體溫計等)的餐企,在對營業場所、設備設施、就餐用具等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消毒后,可以根據疫情分區分級的情況有序復業。
廣東省沒有Ⅰ級。
對于分級為Ⅱ級防控的縣(區),暫停堂食;
對于分級為Ⅲ級防控區的縣(區),餐飲經營單位限制堂食服務;
對于分級為Ⅳ級防控區的縣(區),餐飲經營單位可以開放堂食服務。
此外,復業的餐企需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有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制定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經營防護方案和實際執行措施,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報備制度。
△廣東省各市區的防控分區表(每周會根據疫情變化進行調整)
此外,根據《指引》,紅餐網獲取了幾個關鍵信息:
1、從即日起,廣東省各地的餐飲業可以根據疫情分區分級情況,低風險地區逐步有序地恢復堂食工作。 比如處于Ⅳ級防控區可以開放堂食,照常營業。
2、Ⅱ級防控區禁止堂食,允許包房服務。
此前廣州11個區暫停堂食,只允許外賣,讓很多餐飲企業陷入了經營難題。很多從來不做外賣的酒店餐飲和高端餐飲緊急啟動了外賣業務,而一些原本堅持營業的餐廳也不得不暫停堂食。
而紅餐網(ID:hongcan18)了解到,對于二級防控區的要求是禁止堂食,但是允許包房服務。而據相關人士解讀,即使是處于二級防控區沒有包間的餐廳,也可以用屏風隔斷間隔出一些相對獨立的空間,開展經營,適當接待客人用餐。
以廣州番禺為例,前幾天番禺富豪山莊酒樓恢復營業,但是由于番禺位于二級防控區,因此富豪山莊酒樓可以設包房服務,但是不能進行零點堂食。
3、Ⅲ 級防控區限制堂食,符合條件可開放堂食。
處于Ⅲ級防控區的餐企被限制堂食,但是餐企在采取一定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可以開放堂食。
這些防護措施包括對經營場所做好消毒管理,對原材料采購驗收和加工做好管控,對員工做好防護管理,對用餐人員進入餐廳前做好測溫、佩戴口罩等工作,制定用餐人員可追溯制度(如每桌登記至少一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等。
此外,餐廳需要減少桌椅擺放、隔桌安排就餐或一人一桌等措施,保持用餐距離以加大就餐者之間的距離。
根據疫情嚴重情況按照分區分級的方式制定不同的措施,避免了一刀切。廣東省的這份文件對于盡快恢復餐飲經濟,讓餐廳逐步恢復經營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我們終于看到了復工復業的希望,這份《通知》對于我們這些每天都在擔心的人,無疑是一顆定心丸?!庇胁惋嬋吮硎?。
02
廣東省打響餐飲復業第一炮
將對全國餐飲行業起到參考意義
2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于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中要求,各地要制定差異化的縣域防控和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的措施。
2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就餐飲業如何復工復業做了相關的指引。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在嚴格依照國務院要求后,對廣東省餐飲行業開展的有效的工作指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廣東作為湖北以外累計確診病例最多的省份,疫情防控難度毋庸置疑;此外,廣東也是餐飲大省,餐飲總營收每年都位于全國前列。
所以說,廣東省率先打響了全國餐飲復業第一炮,為全國餐飲行業的有序復工,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我們預測接下來,全國更多疫情風險較低的省市,也將有序地展開餐飲的復工復業,并逐漸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03
復業初期挑戰頗多,
但起碼我們有了選擇權
有序復業的前提是嚴格遵循《通知》的《廣東省餐飲服務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就如文件中提及的基本要求、從業人員管理、用餐人員管理、場所清潔消毒、原材料采購驗收、加工管理、設備管理、供餐服務要求等等。
但除了嚴格遵循《通知》中的規定,我們還需要做好心理準備:一段時間以內,哪怕餐廳開了,但人流量還是上不來,怎么辦?
這個問題在紅餐網19日發布的《千萬餐飲人呼吁:復業復工,拯救疫情下的餐飲業!》一文留言中,反應就很激烈。
沒錯,這確實是我們必須要直面的問題,“開業了,但沒什么人吃飯,生意不好,還要支付各種費用?!?nbsp;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是否開業。無論營業情況如何,起碼我們擁有了“選擇的權利”,擁有了“主動權”。就像餐飲老板認可的這個觀點:
“能不能復業不能一刀切,有復業條件的地方就應該允許復業,至于復業能不能養活自己,那是企業考慮的事?!?
當然,除了人流量問題,原材料采購、物流運輸、人員招聘等也將面臨挑戰,而這些都待餐飲各相關產業有序投入正常運作后,才能逐漸恢復過來。
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也認為,復業初期也正是咱們餐飲人修煉內功的好時機。餐飲經營者可以在這段時間趁機做一個復盤,增強自身的抗壓能力,以實操來調整過去門店經營、團隊合作等問題。
04
疫情非比“非典”
需做好至少半年的抗戰準備
對于逐漸有序進行餐飲復業,大家要有信心,但最好不要抱有“疫情過后將迎來報復性消費增長”的這種想法。
與“非典”發生時的2003年相比,中國經濟已經發生很大變化。2003年,經濟高速增長且增長越來越快,而目前經濟正處于一個增長速度越來越低的階段,所以增幅不太可能還是那么高。
此外,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在春節期間,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動幾乎停擺、且延遲20多天才逐步復工,這是2003年“非典”、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不曾發生過的。我們需要做好此次疫情可能會對經濟造成比“非典”更不利影響的心理準備,也要做好經濟恢復更慢、恢復過程更漫長的應對措施。
不少專家預測,此次餐企要從疫情中緩過來,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也就是說,無論從營業上,還是心理上,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都將是我們的調整和恢復期,我們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